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美育人、以文化人,11月21日,著名音乐美学家、音乐心理学家、音乐教育学家,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周海宏教授受邀来校举办《音乐怎么听?艺术有啥用?——论艺术的功能和音乐的本质》讲座,并于当晚带来中国首部联套歌剧《山海经·奔月》赏析音乐会。
讲座在长安校区翱翔学生中心举办,现场座无虚席,党委副书记陈建有及1200余师生聆听精彩讲座,讲座由艺术教育中心主任孙瑜教授主持。
讲座由体验感受切入,生动地回应了音乐“听不懂”的问题,进而讲述了欣赏音乐的方式和艺术的功能,深入浅出地揭示了音乐美学三大基本原理——音乐是听觉的、情绪的艺术,不直接传达信息;音乐通过联觉表情;音乐理解没有标准答案,具有多解性和不确定性。周教授指出,在音乐欣赏中,体验重于理解,理解得对不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身丰富的感受。
音乐是从心灵说向心灵的语言,因而可以提升人的感性素质。周教授认为,完善的人不仅要具有获得幸福生活的理性能力,更要有能够感受幸福生活的感性素质,而感性素质的培养要通过艺术教育来实现。
本次讲座中,周教授的讲述声情并茂、寓教于乐,引领师生观众们欣赏音乐、感受音乐之美。孙瑜教授在讲座最后总结道,美是看不见的竞争力,关乎感性素质的艺术教育不止是提升创新思维以及自我和解的途径,更是追求幸福、成就伟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孙瑜教授诙谐幽默又不失观点性的主持亦赢得阵阵掌声。
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优秀文化。当晚,中国首部联套歌剧《山海经·奔月》赏析音乐会在长安校区翱翔学生中心上演,演出由本剧的编剧与制作人周海宏教授现场导赏。党委副书记陈建有及1200余师生现场观看演出,感受顶级审美体验。
“嫦娥奔月”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神话传说,而作为“音乐艺术的最高形式”,歌剧则多少显得“高深莫测”。在演出开始前的歌剧导赏中,周海宏教授深入浅出地讲述了音乐之美,剖析了欣赏歌剧的窍门。“先析后赏”的演出方式,迅速拉近了观众与歌剧的距离。上半场《山海经·奔月》演出实况录像赏析,引领大家感受歌剧的力量;下半场歌唱家们献上九段歌剧中的重要唱段,现场展示歌剧的魅力,彰显歌唱艺术的伟大。
联套歌剧《山海经·奔月》取材于中国神话奇书《山海经》,内容丰富、情感张力强。歌剧是复杂的艺术体裁,《山海经·奔月》集结了国内一流的艺术家、艺术团体,将动人心魄的中国故事糅入旋律的起伏之间,用音符谱写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用真情讴歌中国人对初心使命的担当,用一幕幕的人间离合,生动演绎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
学生观后感:
能将喜怒哀乐融入阳春白雪,这大概就是注入思想的高雅艺术。音乐剧《山海经》正是。一开场就出人意料的音乐配合着强烈的舞台效果。后羿,他是百姓的英雄,百姓的神灵,可唯独无法胜任嫦娥夫君的角色。我想,在危急关头,舍小家、顾大家也正是当今时代弘扬的主流价值观。
——教育实验学院2019级本科生 赵小童
这是我第一次体验歌剧,十分幸运能以中央音乐学院的《山海经·奔月》主创团队的表演开启我对歌剧的认识。这部歌剧的整体氛围并不似许多其他作品的欢快,我可以体会到曲调里描绘的上古时代的神秘、价值观的碰撞、别离的哀愁…我不仅可以感受到作曲者的功力深厚,也被表演者专业的、直击心灵的演绎所震撼。这次表演让我有了深入了解歌剧艺术的动力,也希望还能有机会欣赏到主创团队的表演!
——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学院2018级本科生 严鑫涛
这次演出活动特别的难得。在周教授的解读下,整场演出我看得非常投入,并学习了如何欣赏歌剧。艺术不仅仅只是美好,亦包含很多情感。这次的演出让我对歌剧艺术有了新的认识,希望以后能有更多接触的机会。
——计算机学院2018级本科生 唐颖萱
本次讲座与演出共同构成从艺术基础知识普及到高水平艺术作品展演的普及艺术教育模式,学校将继续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基地,加大高雅艺术活动、人文艺术大师引进力度,进一步推动我校美育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
(作者:郭馨 李制 摄影记者:司哲 王晓迪 审核:孙瑜)